從小到大,沒人教我如何 做自己
我曾認為社會學是很遙遠的,是談論著涂爾幹、韋伯、馬克思(頭開始痛)。
這樣高大上的學科,能對我們產生什麼變化呢?(選總統)
前輩們建立社會理論假說(框架),並透過社會實踐來驗證。
這些巨觀的社會理論,或許我們不易察覺其作用力,但社會學不僅僅如此。
身為平凡人的我,卻從本書微觀角度的社會學,辨別出很多”社會潛規則“。
人們日常中的互動和對話,看似普通無比。若是對比異文化或是古代,就能驚覺”我們的日常”或許是”別人眼裡的異常”。
以下從書中我最有感覺的三個觀點與你分享,分別是重要他者、尋找自我、準據集團。
重要他者
科學家帶小朋友去超市做實驗,讓他們任選20樣商品。
之後查看購物籃內容,卻不是預期中的糖果和水果,而是小麥粉、肉和蔬菜。
原來孩子們挑選物品時,不自覺扮演”父母親”的角色。
人是社會性的動物,必須成為”社會人”才能生存下去。
在上小學前,我們從“重要他者(父母兄弟姊妹)“身上學習到“角色扮演”。
不是Cosplay的動漫角色扮演,而是自身在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。
會被教導男孩應該是….、女孩應該是….、父親應該是….、母親應該是….。
簡單來說,就是預先社會化。長大後能夠扮演好符合社會期待的角色。
不只是自己扮演的角色,還有老師、警察、老闆、員工….等,其他角色的扮演規則。這讓我聯想到,小孩辦家家酒就是一種角色預演。
相較於”與小孩溝通的方式”,父母親的身教,是更直接的角色基準。小孩就像複印機一樣,會COPY所見所聞,看來身為父母的我要謹言慎行。
在舉起手要求小孩該如何….時,該思考我是否雙重標準「寬以待己;嚴以律人」。
尋找自我
從”預先社會化”過渡到正式成為”社會人”,我們心中是否浮現一句話。
除去角色扮演的服裝,自我到底是什麼?
“尋找自我”約症狀,約莫從青春期就會開始發作,有可能如影隨形一輩子。
如果想要看清楚自己的外貌,照鏡子就清清楚楚。
然而,藏在外貌底下的”自我”該如何看清呢?
依據社會學者C.H.顧里「鏡中的自我」理論,
當我們做出任何行動,”他者的反應&評價“就是一面”鏡子”。
假設有個天平,一邊是”想像中他者認識的自己”,一邊是”現實中他者評價的自己”(好饒口);天平兩側的平衡,就會讓我們產生驕傲、自卑、屈辱….等心情。
我產生行動 >> 他者反饋 >> 想像中的自我=他人評價的自我? >> 確立自我形象
由上述過程得知,”我的行動“不等於”自我形象“,因為中間還有”他者評價“的變數。
再把極端情形考慮進去,自我就是在 “完全無視他者存在” & “極力討好他者期望” 兩個端點間遊蕩著。
透徹如此,我們還會想要”尋找自我“嗎?
反直覺的是 放下尋找自我的念頭,自我才會隱然出現。
準據集團
在出生家庭獲得”角色扮演預載系統“,進入社會後經歷”尋找自我大冒險“,接下來該如何過好人生呢?
家長 :「為什麼要穿喇叭褲,這違反校規吧?」
國中生 :「但是大家都這樣穿啊」
家長 :「但是XX同學&XX同學也這樣穿嗎?全校的男生都這樣穿嗎?」
國中生心裡默想 :「學校的風雲人物明明就是穿喇叭褲啊!」
從國中生和家長的對話,他們準據團體明顯不一樣。
這是由社會學者 羅伯特.K.莫頓 提出,我們會依據自己周遭的集團,做為行動參考依據。
除了”周遭集團”,還有距離自己一段距離的”憧憬集團”,例如看過木村拓哉主演的日劇”Hero檢察官”,檢察官們就變成自己未來的榜樣和行動依據。
想過好人生,就從”周遭集團”&”憧憬集團”下手。
我們沒辦法選擇出生家庭,但可以決定伴侶;出社會工作時,挑選公司和同事也要十分謹慎。想要充滿正能量的積極生活,或是負能量爆棚的無間地獄,小心被周遭的集團潛移默化。
準據團體可不是打造同溫層,我個人建議是打造”充滿不同意見”的同溫層,才是健康的參考依據。
因為聰明人的腦袋中,能同時容納正反兩種看法,而不會崩潰並堅定的做出行動!
結論
要是我年輕時看到這本書,或許人生煩惱會少一些(淚奔)。
我在大學做設計時,曾經嚴重卡關花一星期也改不出好平面。
然而給指導教授看完圖面,他輕笑一聲拿筆一撇,就解開我的困惑。
我們的困擾,前人已經走過一次,並且書寫傳承下來。
讀書的意義是站在前人的肩膀,並且向美好未知邁進。
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台,
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。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台,
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?
購買連結
請用訂閱代替掌聲
*訂閱Youtube頻道*追蹤IG
*追蹤FB粉專